3月31日,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发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公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名单。我院第五临床学院——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发轫于特区,开创了粤港合作办院的新模式,成为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的探路者。
践履笃行,淬炼内涵。历经二十余载时光的打磨,今天的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已是一家集医、教、研、防盲公益、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综合实力跻身国内眼科界前列。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六年进入同类医院最高等级A级,稳居全国眼专科医院第一方阵;连续三年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其他专科医院手术组全省第一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眼科排名第16位,广东省第2位。
23年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践行“用关爱的心点亮生命的光”院训,致力于打造“奉献文化”,在承担社会责任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回馈社会,从响应国家号召承担医疗援外任务到近视防控,从援疆援藏到健康扶贫,处处留下了汕眼人为人民眼健康事业奋斗奉献的身影。
在乡村医疗振兴、基层防盲扶持工作中,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以“授人以渔、助人自助”为理念,以“医疗技术输出”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可复制性强”为特点,先后开展了“关心是潮流”“亮睛工程”“五省(区)藏区光明行”等项目,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基层眼科振兴发展之路。
2004年12月26日,“关心是潮流”新型农村医疗帮扶项目正式启动,先后成立潮州市三饶扶持点、汕头市两英扶持点、揭阳市灰寨扶持点等6个眼科扶持点,揭开了基层医疗精准扶持的新篇章。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技术输出下,截至2025年3月,各扶持点服务患者累计达64.92万人次,完成白内障手术11.55万例,其中基层眼科医生独立手术量11.13万例,眼科成为当地卫生院的支柱科室。
2011年,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启动“全民亮眼行动”,项目以“让人人拥有一个明亮的视界”为宗旨,面向基层深入农村,广泛开展眼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全面铺开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四进”服务示范带动,为防盲治盲事业做贡献。项目先后获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中国科协办公厅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中国科协办公厅“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自2013年起,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志愿者团队开始远赴祖国“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光明行活动,帮助我国偏远地区眼科医疗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12年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团队毫无保留地将眼科技术倾囊相授,先后45次走进五省(区)藏区,组织志愿者607人次,开展义诊、疑难病例会诊16438人次,手术带教2310例,培养了23名可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的藏区医生。在多年精准帮扶下,2018年,以高水准建设的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设在藏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不仅把眼科医疗技术输入到藏医院,更是将眼科技术帮扶辐射至整个雪域高原。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还累计派出125名医护人员登上“中华健康快车”,赴26个地区,为26842名白内障患者实现复明,获得了央视“最美医生团队”、中华健康快车“启明领袖奖”“光明使者”等荣誉称号。自2007年起先后在全国15个省建立了“健康快车”显微手术培训中心远程培训网络,并成为健康快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全国四大中央阅片鉴定中心之一。
截至目前,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公益防盲足迹已遍及全国22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共247个地区,累计培训全国基层医生超4717人次,其中可独立开展手术的基层医生近800名,独立完成手术量超48万例,让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实践落地有声。
桃李年华,时不我待,激流击楫,初心如磐。全院上下将以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殊荣为契机,乘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大浪潮,奋勇击楫,不负韶华,以敢闯敢干、攻坚克难的精神,向着“致力于发展为国际优秀眼科中心”目标迈进,开启蓄风扬帆的新征程!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