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名片:2021年1月6日,来自附一院放射科的副主任医师黄瑞滨,以“该去就得去”的坚毅,作为附一院整建制组建的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的一员,远赴非洲加纳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承担影像诊断任务,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洞察秋毫的细致,在援加期间交出了一张“零误诊零漏诊“的成绩单。
纵有万般不舍 依然无畏逆行
2020年3月,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的组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附一院需选派一名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的放射科医生前往。
黄瑞滨坦言,当看到通知时,心情十分复杂。援加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方面,医者无国界,异国他乡践行医者的使命,有助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远隔重洋,不仅意味着需要在非洲面对新冠病毒肆虐,疟疾和艾滋病高发的现实条件,而且国内父母的健康,妻儿的近况,尤其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都是内心最深处的牵挂。黄瑞滨的妻子是一名护士,虽然工作和家庭生活都很忙碌,然而在对待他支援加纳这件事上,却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想法和决定。黄瑞滨的父母在得知儿子的想法后,虽然担心,但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这是我人生中一次艰难的抉择”,黄瑞滨说。尽管对家庭百般不舍,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他深知援非工作的重要性,肩负着党、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身为医生的使命感更要求他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克服重重困难 服务当地民众
初次踏上加纳这片热土,凭借留学经历和多年的学习工作,英文交流和英文报告对黄瑞滨而言已轻车熟路,但极其有限的办公条件令其处处受制。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第一次踏足中加友好医院时,黄瑞滨还是惊诧于当地恶劣的卫生环境、落后的医疗条件、紧缺的医疗设施和资源。
黄瑞滨的办公室狭小且闷热,科室仅有的一台CT已损坏多年,唯一的一台CR-X光机便是放射科的全部“武器”。工作人员仅有技术员和文员两名员工,黄瑞滨便成了医院里唯一的一名影像诊断医生。
“不摘口罩,不吃不喝,一天6个小时连轴工作下来,往往口干舌燥、汗流浃背,眼睛也因长时间盯着观片灯阅片而疲劳干涩”,黄瑞滨回忆到。但让黄瑞滨更头疼的是科室没有配置电脑,更没有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每天上班都需要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才能打印书写好的报告。再加上医院隔三岔五的停电,对于阅片诊断工作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谈到这里,黄瑞滨说援加期间让他最感动的事就是庄少惠队长的及时协调帮忙,电脑等设备出现故障,每次和庄队长一说,她就立刻协调帮忙人来迅速解决,这让他深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
即便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黄瑞滨用自己的“千里眼”,细致入微地为当地百姓“抽丝剥茧”寻找病灶,做出最准确的诊断。“我很自豪自己能完全胜任这份工作!当你喜欢你的工作,工作就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病人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再苦再累也值得”,黄瑞滨说。
练就火眼金睛 洞察患者病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像学科在疾病诊疗的整个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加纳,受限于医学影像设备和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缺失,影像学科的发展还是与国内水平相距很远。 “在那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不高,时常发现误诊或漏诊,尤其是误诊”,黄瑞滨回忆到。
曾经,一位中年患者因腹痛、腹胀、停止排气前来就诊,并先在外院做了CT且提示“结肠脾曲占位,不除外结肠癌并导致肠梗阻”,当地医生已准备为其做手术。但在参与会诊的过程中,黄瑞滨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判断,这是患有急性胰腺炎,伴有麻痹性肠梗阻的病人,且症状相对较轻。在与当地医生分析了病人的病情以及自己的判断后,当地医生也认可了他的观点,并邀请他重新给病人书写了一份正式的英文会诊报告。在经过正确的对症治疗后,病人也很快就康复出院。“受肠管本身蠕动收缩的影响,当肠管收缩时,没有经验的医生就会以为是有个肿块导致肠腔狭窄,很容易被误诊为肠的病变。如果真开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黄瑞滨说。
挑起阅片重担 筑牢抗疫防线
加纳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此起彼伏。相比当地松散的疫情防控管理,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防控要求,队员每天工作都要全程带两层口罩(一层N95口罩,一层外科口罩),直到结束工作返回驻地才脱下来,每个人的头皮和耳朵时常被口罩绷带勒得脱皮,甚至出血。
作为抗疫小组成员,黄瑞滨需承担患者胸部CT片的诊断工作。为了不影响病人的诊治进度,黄瑞滨每天下班回到驻地,在简单用餐和稍作休息后,便投入到抗疫小组紧张繁忙的工作当中。累积了一天的CT影像片子需要他尽快审阅并出具报告和意见,然后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有时候工作多到手机信息一刻都没停下过”,黄瑞滨说。
在加纳抗疫中,常出现新冠合并疟疾或合并细菌感染的病例。黄瑞滨回忆,医疗队刚到加纳不久,就有一位感染了新冠并伴有高热的华人向他们求助。在查看了病人的CT后,经过仔细分析和判断,诊断该病人除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外还混合细菌感染。随后,病人在经过新冠病毒的对症治疗和细菌感染的抗菌、抗炎治疗后,才慢慢恢复,避免了导致重症肺炎的出现。
传授经验技术 培养本地医生
黄瑞滨深知,仅靠医疗援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帮助培养本地化人才,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也是医疗队需要关注的事情。
为此,在做好日常诊断工作的同时,黄瑞滨还在当地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受中加友好医院教育部门特邀,黄瑞滨曾举办了“关于胃肠道异物的影像学表现”的在线临床演示讲座,就如何规范检查和诊断流程,分享各种实际案例,并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讲述。院方对此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此次讲座不仅对当地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临床工作的开展帮助很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能把自己所遇、所学、所感及所思分享给中加友好医院的同事及住培生们,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快乐“,黄瑞滨说。
此外,黄瑞斌还参与实习医生的“传帮带”活动,为他们介绍影像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心得和诊疗体会。
黄瑞滨表示,开展“传帮带”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宣传国内优秀的带教模式,也可以展示出中国援外医生的综合素质。而对当地医生而言,这种教学活动更能扩宽他们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找准方向,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黄瑞滨带教的学生中,就有学生表示在听完他的授课后,想考取中国医学专业研究生,深造自己;也有学生表示想进一步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提升自身能力。
交出满分答卷 期盼满分未来
援加期间,黄瑞滨交出了一张“零误诊零漏诊“出色的成绩单,会诊阅片1285人次,新冠胸部CT阅片1603人次,书写X光报告1556人次,床边教学5场次,极好地服务了当地患者及华人华侨,获得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此外,在医疗队的对公事务上,他也认真履行完成。
而一张来自中国驻加纳大使馆经商处卢大使和李参赞赠送的荣誉证书是黄瑞滨最为珍惜的礼物,他说,这是中国驻加纳大使馆第一次颁发荣誉证书给援加医疗队,这张证书来之不易,背后的付出更难以言喻。
谈及回国后的生活和工作时,黄瑞滨希望生活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工作上争取在学历、科研、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于科室,他希望更多地奉献自己,”一个人发展意义局限,集体发展起来,科室才有凝聚力”,黄瑞滨说。
作为援加纳医疗队的一员,黄瑞滨集X片、CT、MRI,PET-CT、介入及核医学等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医生,是一线医生的坚实依靠,是团队的幕后英雄。一份份影像诊断结果的背后,都是他的专业与细致,艰辛与坚守,他通过火眼金睛的侦察,为无数患者的病情评估及诊断赢得时间,他是医疗队中平凡却耀眼的“星星”,他用“影像人”的默默行动践行着生命至上的理念,彰显着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黑白影像中书写着医者大爱。
英雄感言:这次援外不仅使我身心意志得到明显的锻炼,而且让我更懂得团队的作用,只有团队的力量发挥得好,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我将把援外精神与援外经历中积累的经验带回科室,跟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发展!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附一院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