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西藏的热土,巍峨的雪山,通透的天空,白云似乎触手可及,阳光常年的眷顾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蒙上了圣洁的光芒。但高海拔、强日照也造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白内障、眼底病等各类眼疾发病率高且呈低龄化趋势,其中不乏多种复杂、疑难病例。
授人以渔,技术传承
用精湛技术培训雪域高原“格桑花”
凛冬散尽,格桑花开,带着专业、执着与热爱,2024年4月7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援藏团队再次踏上了林芝光明行的征程,用虔诚的医者信仰将光明播撒在世界屋脊。
西藏高寒缺氧、日照辐射强烈是各类眼疾发病的重要诱因,很多患病的藏族群众由于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随着疾病晚期眼部并发症和全身因素的影响,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大,从而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严重制约着藏族聚居区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一双手能帮助的患者是有限的,但如果把理念和技术传授出去,惠及的百姓却是千千万万!” 多年来,眼科志愿者们一直秉承着“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理念,持续为藏族聚居区输送专业技术。在手术开展中,专家们一如既往地倾囊相授,手把手带教,抽丝剥茧,细致入微,让规范化的技术和理念在藏族聚居区医生手中得以传承。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灌注液的高度尤为重要,由于藏族聚居区海拔高,灌注瓶高度严重不足,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还带来了实用新型专利——自动式升降输液架,不仅解决了手术中灌注压力控制的问题,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效率,这也是该项专利在藏族聚居区的首次应用,志愿者团队还将一架自动式升降输液架赠送予林芝市人民医院,协助当地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时间紧,任务重,高反也成为志愿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医护人员们陆续出现头晕恶心、低血糖等反应。但藏族群众的信任、感激和重拾光明的喜悦,激励着专家团队不懈努力,不知疲倦,最终共带教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眶眼整形手术等46例,其中吴军民主任独立开展超声乳化手术9例。
齐心协力,全力以赴
共筑雪域高原“光明梦”
晨光依稀时,眼科门诊走廊已是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患者,他们中不乏来自百公里外其他区县慕名而来的藏族群众,在摩肩接踵的人潮中,爆发出对光明最迫切的渴望。来自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白内障、眼底病、眼眶眼整形、青光眼等多个亚专科的眼科志愿者们,在现场发挥专业优势,细心查看每一位翘首期盼的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并针对疑难杂症病人开展重点检查、联合会诊,最终完成疑难病例会诊50余人次。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西藏地区的不断支持,林芝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已不输于一线城市,但仍缺少操作经验丰富、判读能力突出的专业人员。陈适蓉主治医师在此行中针对OCT设备操作流程、OCT图像解读等开展更系统、深入的培训。志愿者后勤保障人员持续“战斗”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器械清洗、设备调试、秩序维护......这就是光明行的集体精神,既有明确分工,又有主动担当和相互协作,这是一种默契,更是一种自发的责任,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中,凭着一腔热忱和每个人超负荷的付出,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诊疗工作。
十一载砥砺深耕
崇山峻岭不阻爱的脚步
“力所能及地将所学的眼科技术传授出去,帮助西藏地区眼科医疗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让更多藏族聚居区同胞享有此刻与未来的光明,这是光明行的意义,也是援藏精神的永远聚焦。”一份共同信念,一种精神传承,一股力量凝聚,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及援藏志愿者团队用11年的光阴,在雪域高原之上开垦出一条“光明之路”。今天的光明行如此齐心和坚定,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的合力中,将光明之路越走越宽广,将这份无言地关爱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感谢参与其中的每一位专家,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