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作为医学形态学的核心学科,该领域科学研究有哪些新进展?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面前,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将怎样在教学与科研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8月16日-19日,第十五届中南地区解剖学学术会议在汕头大学召开。
中南地区解剖学学术会议始于1996年。历经30年发展,已由最初的粤、桂、琼三省学术活动发展成为覆盖湖南、湖北、河南、海南和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重量级学术活动,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涵盖基础与临床医学、教学与科研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医学人才。此次活动由广东省解剖学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承办,多家省级解剖学会协办,20余位医学领域权威专家现场讲学,吸引了2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襄前沿学术盛宴同时有多家企业参会交流。
中国解剖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刘学政教授,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解剖学专家钟世镇教授在视频致辞中指出,随着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代临床医学迅猛发展,解剖学已由原来的医学基础课程逐渐转变到临床基础课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在自身内容深化、更新与拓展的基础上,与其他课程交叉融合,诞生出不少新课程、新学科和新领域。“只要临床外科还能发展前进,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也就必然会发展前进。”他呼吁学界结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理念,聚力发展工程解剖学发展,推动我国和世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创新发展。
群英荟萃,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苏国辉教授,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李云庆教授作作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等20余所院校专家学者分享了所在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学术活动还开设了解剖学装备高峰论坛,带来了现代教师能力教程和教学专题报告、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坊和研究生论坛等。
这场高层次的学术会议选择在汕头举办,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呢?广东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汪华侨教授介绍,此次学术会议开进汕头,旨在将前沿医学教育理念和科研技术带进粤东,促进交流与分享。他介绍,与会专家带来了近年来人类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影像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神经解剖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将有助于中南地区的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同仁推动建设科研创新与教育教学新体系、构建新医科背景下跨学科交流机制和完善解剖学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为“立德树人” “健康中国”做出更多贡献。
作为此次学术活动的“东道主”,汕头大学医学院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长期深耕,教学、科研、科普等工作齐驱并进。原汕头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海滨教授介绍,医学院拥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两个教研室,建设多门精品课程和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多名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并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此外,汕头大学医学院打造的人体生命科学馆还获评广东省科普基地。他表示,此次学术会议在汕头举办,将促进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产、学、研、医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医学教育与科研高质量发展。
通知类别:汕医新闻 撰稿人:教务处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汕头大学医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