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系
师资队伍

高分飞,男,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药理学教研室主任,临床药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及广东欧美同学会第一届理事。广东省2017 年度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2008年获得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美国圣约瑟夫医疗中心巴罗神经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并被聘为该所客座副教授。主要从事神经药理成瘾机制的研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和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30多篇被SCI收录。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基于器官系统的PBL案例丛书分册《疾病机制模块、消化营养模块和机体平衡模块PBL案例》,副主编全国成人高等医学专科教材《药理学》1部,参编人卫出版社《临床药理学》英文版教材。获得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汕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获奖人)。《药学研究》、《中国当代医药》编辑委员会委员,担任J Mol Cell CardiolInt ImmunopharmacolJ EthnopharmacolEur J PharmacolHeliyonCur Pharm AnalFrontiers系列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张艳美,女,博士,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药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72016.7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与治疗药物新机制的研究。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专项、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项目和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团队项目等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7篇。参与《心脑血管药理学》及《药学服务技能与药师岗前培训教程》教材的编写。

陈一村,男,博士,2009年获得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药理学教授。《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编委。从事药理学和中药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岭南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治疗类风湿病关节炎的中药研究开发。获得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10篇。

黄展勤,男,博士,药理学教授,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访问学者。教学上,在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与策略、教育评价、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发展与培训等教育核心问题具有扎实的理论构建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1项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1项广东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作为核心成员,2016年获得1项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1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科生《心血管与呼吸系统》模块课程负责人,讲授本科生《药理学》、硕士研究生《药学研究进展》、《离子通道与膜片钳技术》、博士研究生课程《药理学基础与前沿》等课程。主编基于器官系统的PBL案例丛书分册《感染与免疫模块和心血管与呼吸模块PBL案例》,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药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药理学》教材。科研上,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理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发,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卫生厅课题,2项汕头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9篇。获得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汕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姚芬,女,博士,2007年获得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药理学副教授。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抗生素和细菌耐药及适应性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牛永东,男,上海交通大学肿瘤学博士,药理学副研究员,博、硕导师。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学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病毒蛋白-核受体、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资助)等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自然等多项。相关论文在Lancet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专业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工作在Hepatology2017,Highlight and Editorial by Hepatology)、APSBOncogeneCancer LettersDLDIHC等等杂志发表。

汪彬,男,药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药理学会心血管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药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糖尿病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Front PharmacolBiochem Biophys RepLife Sci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蔡文锋,药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科研基金3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5篇,SCI收录3篇。

 

 

郑锦鸿,男,博士,药物化学教授。198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同年考取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5年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师从为廖清江教授从事甾体药物的开发研制工作,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抗早孕药米非司酮的仿制工作,在国内第一个成功仿制了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非那雄胺,并发现了其5异构体的存在。1994年获得药物化学博士学位。19947月至今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和药物研究室工作,期间曾赴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从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全合成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化合物及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活性应用研究。目前,负责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学研究生《新药研发及制剂新技术选论》等课程的教学。

2000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称号及汕头市汕头之光称号;2004年度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07年获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

刘道军,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副主任,民建汕头市委副主委。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11月至20046月分别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ETH)、比利时鲁汶大学(KULeuven)和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工作,开展基于星形和刷状多肽的药物载体和基因载体以及抗菌肽和抗肿瘤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等课题近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已独立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28名。承担临床医学“5+3”一体化全英班《General Chemistry》、药学本科生《物理化学》和《药学英语》以及药学研究生《缓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2013年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

倪文秀,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药物化学方向。长期从事两方面研究: 1)金属基抗癌药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2)设计合成光学化合物及其应用研究。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重点重大研究项目,一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入选 2016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入选 2016 年度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项目。发表SCI论文40篇,包括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Chin. Chem. Lett.》等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已获得一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承担教学课程有《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抗肿瘤药物设计与发现》等。

盘鹰,女,药物化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1992年考取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心血管药物的开发研制工作,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57月至今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和药物研究室工作;期间于2003年考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及病理生理学专业在职博士生,师从张锦堃教授从事肿瘤基因免疫治疗的疫苗研制工作,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承担临床医学及药物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2007年获汕头大学医学院优秀授课教师二等奖。近年来主要从事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化合物及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活性应用研究。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9篇被SCI期刊收录;获发明专利6项。

罗朝生,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随之在海外的有机合成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罗博士的主要科研训练为有机小分子催化。他发展了手性磷酸催化的4-氨基四氢喹啉骨架的构建(J. Am. Chem. Soc. 2013, 135, 8193-8296),二级胺促进的二环[3.1.0]己烷结构的合成(Nature Commun. 2015, 6, 10041),以及有机超强碱催化的醇对苯乙烯的直接加成(J. Am. Chem. Soc. 2018, 140, 3547-3550J. Am. Chem. Soc. 2022, 144, 9586-9596)。最值得一提的,他是氟化铯催化三氟甲基芳烃脱氟烯丙基化反应的发现者(J. Am. Chem. Soc. 2019, 141, 14120-14125)。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碳氟键的断裂和含偕二氟结构单元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的研究兴趣是药物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

黄永亮,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2010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在鲁统部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并于2016年获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612月至201912月于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李丹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具有良好抗菌活性、高稳定性、发光、传感等新型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晶态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的合成构筑、结构表征、生物分子识别及药物负载缓释,以及药物分子识别进行理论模拟。20201月入职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任教,讲授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生《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现主持一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青年提升项目。

朱勋,男,博士,硕士生导师,讲师,2015年于日本九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15月至今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工作,为护理专业本科讲授《基础化学》,为药学专业本科讲授《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主要从事材料分子设计和理论方法的开发。入选2017年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人才项目。

王锦芝,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省医学科研基金2项,产学研合作课题1项,专利4项。研究方向:新药研制与开发。

 

罗文鸿,男,博士,博士生导师,药物分析教研室/生物分析实验室负责人。1993年获美国罗德岛大学生物科学博士学位。1993~94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实验室工作,任VOA实验室主管。1994~97年在美国卫生部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国家毒理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国后长期从事体内内源性活性小分子的检测及病理生理功能研究,建立了多种药物及内源性活性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或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共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2项,并作为973子课题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学术骨干。共发表学术论文约125篇,并培养了多名博(硕)士研究生。主讲《分析化学II》、《波谱解析》等本科生专业课程,主讲《仪器分析》、《高级生化》等研究生课程。

林哲绚,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药物分析教研室/生物分析实验室副主任。20019月至今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期从事内源性代谢物、氧化损伤、及微量元素生物分析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目项目、1973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

袁凯松,男,博士,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马达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在领域内知名期刊如Angew. Chem. Int. Ed., Chem.Chem. Eur. J. 等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一项西班牙专利授权。202109月至今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科研及药物分析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以及1项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

周侠,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博士后。博士后期间主持不同层次项目共 4 项,总经费 52 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青年基金1项。以第一/共一发表论文共12 篇,其中包括中科院1区论文8 篇,影响因子IF>103 篇,封面论文1篇。研究方向为将材料科学与药物分析相结合,聚焦医工结合领域,借助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基于SERS免疫编码探针对多组分肝癌标志物同时定量检测及其早期临床精准诊断研究。

杨春荣,女,博士,教授,药剂学硕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型靶向递药系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13篇。2021年以项目负责人承担汕头大学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并获批汕头市高层次引进人才

杨德功,男,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特聘研究员,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包括JCR一区论文5篇,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Molecular Pharmaceutic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等杂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主要承担药学本科以及专业硕士的教学工作。

凌凯男,博士,副研究员,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生物纳米检测新技术的研究与新型纳米肿瘤药物及疗法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博士启动以及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18年获得杨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2019年获得汕头市高层次引进人才,承担药学本科以及专业硕士的教学工作。

姜红岩,女,博士,副教授,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博士,研究方向:纳米检测新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分子诊断、肿瘤靶向治疗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博士启动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18年获得杨帆计划引进青年博士,2019年获得汕头市高层次引进人才201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6年获得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16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主要承担承担药学本科以及专业硕士的教学工作。

黄乃淇Nai-Kei Wong,男,博士,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2010-15年期间在香港大学化学系师事杨丹教授,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专攻化学生物学)。2016-2020于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任职研究员。现为汕头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特聘教授。课题组科研工作围绕以下方向开展:研发新型活性氧/活性氮(ROS/RNS)荧光探针,用于疾病模型中的定量分析与分子成像;探索炎症、氧化应激在感染和代谢性疾病中所介导的致病机制;通过分子流行病学、多组学等分析,明确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毒力关键分子特征;研发抗炎、抗感染相关的新型药物。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化学一区期刊论文50余篇。

黄玮仪,女,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课题研究内容为临床治疗药物在二型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安全使用。担任Clinical Toxicology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等国外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2017年获得广东省扬帆计划粤东西北青年人才项目。

吴杰,男,博士,脑功能与疾病实验室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为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1997-1998USA19989月就职于Barrow神经研究所(BNI,美国)建立了独立的实验室,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0)和正教授(20092021年被聘为药学系专任教师。吴杰教授在神经科学领域李建树颇丰,尤其在尼古丁受体功能、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癫痫作用机制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的研究项目曾得到了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美国亚利桑那州、及药物公司的多项神经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至今为止发表了180多篇(SCI)研究文章,引用了超过5500次,并有H-Index 42。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曾获得过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自然科学奖(二等)、中国生理学会和广东省的多项奖项,并拥有3项美国专利,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Elsevier Data Repository)。

黄冰,脑功能与疾病实验室特聘教授,硕博期间师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马兰院士,博士后期间师从西湖大学施一公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学习记忆理论,重点研究精神类疾病如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及脱髓鞘相关疾病;尤其擅长利用基因操控技术及光遗传学等手段,结合多组学等方法研究药物成瘾及病理性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环路机制。发表SCI论文共12(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Molecular PsychiatryPNASScience Signaling等国际著名期刊。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了包括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发明专利1项。

纪晓宇,男,博士,脑功能与疾病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赴美国SUSU访学进修生物信息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工程代谢网络调控,神经药理学,包括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以及无创神经调控研究,阿尔兹海默症学习记忆,发表论文共19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4项,李嘉诚交叉学科重大项目1项(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